Anti-Aging
擬桿菌門(p_Bacteroidetes)— 守護腸道平衡的消化助手
擬桿菌門(Bacteroidetes)是犬貓腸道中主要的共生菌群之一,長期穩定地存在於健康動物的腸道中。該菌門中最常見的菌屬包括 Bacteroides 與 Prevotella,它們擁有強大的代謝能力,能分解多種複雜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與蛋白質,進一步產生短鏈脂肪酸(SCFAs)如丙酸、丁酸,這些代謝物不僅為腸道細胞提供能量,還具有抗炎作用,能協助維持腸道黏膜屏障、抑制有害菌生長。
在狗狗的腸道菌相中,Bacteroidetes 的比例通常穩定,佔據約 30~35%。研究指出,該菌門與厚壁菌門(Firmicutes)共同主導犬隻的腸道結構。其含量會受到飲食顯著影響,例如高脂肪、高蛋白質的飲食會促進 Bacteroides 增加。而在老年犬中,部分 Bacteroides 甚至有上升趨勢,顯示與年齡相關的腸道代謝變化。
當 Bacteroidetes 含量過低,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,引發消化不良、腹脹、便秘或免疫反應異常等問題。另一方面,部分種類如 B. tectum 亦曾於狗咬傷中被檢出,顯示該菌門中亦存在潛在病原。
擬桿菌門在犬貓腸道健康中扮演著基礎而關鍵的角色。
透過適當的膳食與益生元補充,有助於維持其穩定生長,促進整體腸道平衡,為寵物帶來更健康的消化系統與免疫支持。


Gut
Microbiota

梭桿菌門(p_Fusobacteria)— 狗狗腸道中關鍵的肉食性共生菌
Fusobacteria(梭桿菌門) 是狗狗腸道中佔比極高、具代表性的菌群之一,在健康犬隻的糞便樣本中,其平均比例可高達 24% 以上,與 Bacteroidetes、Firmicutes 並列三大菌門。該菌門中的代表菌屬為 Fusobacterium,主要特徵是能有效分解來自肉類蛋白質的氨基酸與代謝副產物,並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(SCFAs),幫助維持腸道屏障功能、抑制壞菌、降低腸道炎症。
研究指出,隨著年齡增長,狗狗體內的 Fusobacteria 含量顯著下降。(2020)對 29 隻伴侶犬的研究發現,年長犬隻體內 Fusobacteria 比例明顯較低(p = 0.010),暗示該菌門可能與年齡相關的腸道退化或免疫調節能力減弱有關。這與人類的研究恰好相反 —— Fusobacteria 在人類被視為潛在壞菌,與腸道發炎、結腸癌等疾病有關;但在犬隻這類偏肉食的動物中,Fusobacteria 反而扮演 健康腸道的指標角色。
此外,Fusobacteria 的豐度也與行為特徵相關。一項行為實驗發現,**記憶測驗表現較好的犬隻,其腸道內 Actinobacteria 含量較低,而 Fusobacteria 並未上升,顯示其可能參與了與學習與神經發展有關的代謝路徑。**其他文獻亦指出,非攻擊性或有戶外活動習慣的犬隻,其 Fusobacteria 相對較高,暗示其與良好的生活品質或穩定的情緒狀態可能有關。
總結來說,**Fusobacteria 在狗的腸道中並非壞菌,而是與飲食結構、年齡變化與神經健康密切相關的重要菌群。**透過營養補充或益生元餵養,有機會支持該菌門的穩定性,延緩老化、提升腸道機能,對於年長犬隻與高蛋白飲食的犬種尤其重要。


腸桿菌科(f_Enterobacteriaceae)— 腸道免疫與健康失衡的關鍵警示菌群
Enterobacteriaceae(腸桿菌科) 是一群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腸道中的兼性厭氧菌,包含常見的 Escherichia coli、Salmonella、Klebsiella 等菌屬。它們在健康狀態下可能作為中性共生菌存在於腸道中,但在壓力、老化、感染或腸道菌群失衡(dysbiosis)時,容易異常增生,進而成為促發腸炎、免疫紊亂甚至全身性感染的重要因子。
根據最新針對 106 隻不同年齡犬隻的研究指出,老年犬(>7 歲)腸道中 Enterobacteriaceae 所屬菌群的相對豐度顯著升高,特別是像 Escherichia coli 這類具有潛在病原性的菌種。儘管在整體的 Dysbiosis Index(菌群失衡指數)上,老年組與其他年齡層並無顯著差異,但這些菌群的比例變動與糞便中短鏈脂肪酸(SCFA)的下降如丁酸、戊酸濃度減少同步,提示腸道的屏障功能可能逐漸弱化,進一步增加發炎與營養吸收障礙的風險。
Enterobacteriaceae 亦常見於服用抗生素、營養失衡或慢性疾病狀態的犬隻體內,其快速繁殖能力使其成為腸道菌相恢復困難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在設計寵物營養補充品與腸道保健方案時,監測與抑制 Enterobacteriaceae 的過度生長是一項重要策略,可藉由補充益生菌、後生元(postbiotics)或調整膳食纖維比例達成。
總結來說,Enterobacteriaceae 在健康犬隻腸道中應維持低比例穩定存在,一旦異常升高,常為腸道壓力、老化或菌群失衡的訊號,特別是對年長犬隻而言,控制其比例有助於延緩老化相關的腸道退化與發炎反應,維持整體健康品質。


Gut
Microbiota
伊黴桿菌科(f_Erysipelotrichaceae)-與免疫調節、代謝與炎症相關的敏感菌群
Erysipelotrichaceae(伊黴桿菌科) 是屬於厚壁菌門(Firmicutes)的一支腸道菌群,在犬隻與其他哺乳類動物的腸道中雖然屬於次要族群,但其功能與變動卻高度敏感且與宿主健康狀態息息相關。近年來的研究指出,Erysipelotrichaceae 不僅參與膽汁酸代謝與脂質吸收,更可能影響腸道發炎反應、免疫活性,甚至與肥胖、代謝症候群有潛在關聯。
在您提供的研究中,雖未特別強調 Erysipelotrichaceae 的年齡變化,但根據其他犬隻微生物組研究顯示,該菌群在幼犬階段相對較高,成年後趨於穩定,並可能在高脂飲食或免疫壓力下出現異常增減。此外,Erysipelotrichaceae 的豐度也被發現與短鏈脂肪酸(如丙酸)產生量有相關性,暗示其在腸道能量代謝與腸屏障維持方面扮演角色。
然而,若該菌異常增生,亦可能導致腸道黏膜損傷、增加炎症反應,因此被部分學者歸為「opportunistic pathogen-like commensals(機會性致病共生菌)」。特別是在腸道菌相失衡、益菌減少的情況下,其比例變動可作為腸道健康預警指標之一。
綜上所述,Erysipelotrichaceae 是一支與宿主代謝、炎症與年齡變化密切相關的敏感菌種,雖非主要益菌,卻能反映腸道穩定與否,值得在腸道微生物組分析與營養保健中納入觀察重點。

